一所“小学校”,一众“孤勇者”,教孩子活成自己的光

2022 年 6 月 1 日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1014篇文章
一土教育 | 内心充盈 乐天行动

为中国的未来培养幸福的一代人

题图:来自一土小学的小土豆们 作者:Ivy

一个人所受的教育

铺开了一个人的命运

不管去学校的路有多远

孩子们都要拿起书包

不管回归教育本质之路有多远

总有人在信念和勇气中攀援

 让教育回归本质之路的“孤勇者” 
前段时间陈奕迅的一首歌不小心火成了“儿歌”,大概所有人或多或少看到自己对于某种热情孤傲攀援的影子。镜头拉到教育圈,我们看到这些年林林总总的变化,一个又一个热词蹦到我们眼前应接不暇,剧场效应、内卷、躺平、焦虑、佛系……教育逐渐出走本质,被贴上了各种标签,部分教育协同资本开始了“起高楼宴宾客”的征程,世像种种,在日夜变幻间轮换变化。
镜头再放大一些,攀升的青少年抑郁比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儿童背后那些小心翼翼的童年。欣慰的是,镜头里我们仍然看到有些秉持教育初心的人,依旧在“孤勇奋战”,深深浅浅地探索,兢兢业业地追寻,初心如昨,由“学习型个人”到“学习型组织”扩大到“学习型社区”,坚持让出走的教育回到本质中。

 

图片:来自一土学校

 

有人说,世界观对了,世界就对了。
坚持,可以创造价值,伟大的事业没有旁观者。一土集结了这样一批教育中的孤勇者,怀抱着共同让教育回归本质的愿景,希望在孩子感知世界冷暖之前,在心灵上搭起核心素养的架子,点燃、照亮、唤醒每一个孩子的内在,让孩子与最好的自己相遇,成为自己的光。
 
 “小学校”里的“大宇宙” 

一所优质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美轮美奂的基础设施?极有竞争力的考试分数?理想的教职工作呈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教授莱昂斯博士在《为孩子重塑教育》的纪录片中说道:“一个好的教育,是知道怎样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需要向孩子提出真实世界的挑战,让他们与其他孩子协作,为他们提供来自成年人的支持和帮助。孩子们以充盈和喜悦为主线,创建属于每个个体自己的学习成果档案。”
而这,正是一土最为与众不同的特质与坚持。

图片:来自一土学校
作为一个秉承“为中国未来培养幸福的一代人”愿景的学校,“小而美”的特质给了“优质教育”优渥发展的土壤,让孩子们热爱学校,在学习中不断发展目标感、关键技能、自主性、建立起深刻而持久的知识体系。
在以上闪光点中,我们看到了“小”学校里的“大”宇宙——
 
图片:来自一土学校
 “小”让理念更好的落地,让学习更内驱
如今很多学校的育人目标、教育理念正在逐渐趋同,而教育政策的关注点也始终在探索各种破局的可能,但是一谈到“落地”,校际之间的差异便高低立现。
一个被公认的事实是,“小学校”是一个更容易让理念落地的场域,因为“小”不仅代表着管理层能够“零冗杂”地高度协同,提升工作效率;也代表着教师团队与学生团队更易凝结成一个整体,高效学习。  

图片:来自一土学校
“因为规模小,我们更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个性化需求,更容易做到真正的以孩子为中心的学习。”刘平老师是一土资深语文老师,在18年加入一土之前,她在东城一所重点学校有着十几年扎实的一线教学经验,曾是东城区学科带头人。
“小学校的优势其实不仅体现在教学成果上,同时老师还会关注到孩子个性化的成长需求,比如人际交往、情感价值观等社会情感技能方面的引导。这意味着孩子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他的素养和学科的提升始终是有支持的。”刘老师说。

图片:来自一土学校  
 
在学术方面,一土的“小”更易让孩子们追求卓越,但是又不会让孩子们因为刻板地追求考高分的任务而丧失主动性。华章在面对媒体采访时曾说:“一土注定不会做成很大规模的学校,一方面是一土教育理念的非功利性,另一方面因为一土的评价体系非常多维度,一土并不是一个单纯强调学生只追求考试成绩的学校,显然这并不符合焦虑时代下家长追求的主流。”
其实当每个人回忆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代,你儿时结识的那些非常优秀的老师,他们的长处在哪里?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提及同理心、把枯燥课程讲得生动、成为学生行为模范、让学习变得有趣、帮助学生相信自身潜能等等的能力,却显少有人会提出“哪个老师可以获得高标准化考试的分数”。

图片:来自一土老师和小土豆们
 
其实,一个简单的回想,就能让我们深刻地了然,孩子到底需要怎样的“名师”,所谓的“名师”是不是只是帮助孩子追求高分,还是包括学术在内的同等重要的其他。
基于一土老师有着以上的能力,在支持孩子学术和感情上的个性化成长方面,一土因其规模小,在效能上发挥出无以伦比的优势。我们本以为这种情感上的链接、学术上对每个孩子学情的精确掌握,很难非常具化的陈列在家长面前,直到刚刚蔓延的北京疫情,所有学校进入网课常态化时代,一土的这些教学效能立马呈现了出来。

图片:来自一土上网课的小土豆们  
感觉我们的网课线上和线下没有任何的不同,孩子学习的劲头、学业产出的水平,还有与老师的交流,没有任何的变化。”一位五年级的家长说。
“网上教学考验的主要是线上教学的质量,这种质量如何不打折地传递给屏幕对方的孩子,其实靠的就是日久建立的安全感,亲密连接的学习氛围,清晰的思维支架,高效的可迁移的学习模式。思维构建与核心素养,这些东西是底层的核心基础,线上线下只是一种形式,底层建立稳固,线上孩子的状态就很容易一致化。包括每个孩子在镜头前的细微变化,老师都很容易捕捉到。”刘平老师接着讲到。
 
“小”却藏不住的那些温暖与深情
 
曾经一个澳大利亚的校长讲过:“一个学校最好的规模应该是200多人,校长能叫出每个孩子的名字。”
“校长,我想尝尝自信的味道。”一个五年级的小女孩敲开了校长室的门。自从一土学校实行“导师制”以来,小月校长也成为了孩子的导师,在面对孩子的需求,小月校长每周和她有定时的一对一长谈,帮助她一点点拆分目标、理清思路,达成一个又一个学业成果,一个小女孩的自信,就在一次又一次与校长的谈话中建立了起来。
 
这种谈话,是充满温情与力量的,他们有的时候在食堂依偎着,或是拿起笔纸对框架进行反复思考,校长能在百忙的工作之余帮助一个孩子解决具体的困难,这在大规模的学校里是很难想象的。
“小”让真实、亲密、平等、安全更容易来到孩子的身边,美国利普顿教授在他的著作《生物学的信仰》中告诉我们:细胞的运作和行程主要受到细胞与环境的交互影响,基因代码反而起到更次要的作用,最后他得出结论,环境比基因更重要。

 

图片:校园里随处可小月校长与孩子们拥抱
 
规模更小的场域更容易构建孩子成长所需要的情感上的安全感,因为我们能够尊重每个孩子独特的个性和学习方式,自始至终不断建立链接,来维护安全感。
华章是一个理工学霸,他信手出的数学题,就随处贴在学校的每个角落。而很多孩子也特别喜欢找他挑战,跃跃欲试。
 

                  随处可见的

数学挑战书

图片:来自一土图书馆里的数学挑战书
 
在午后的操场上,华章也喜欢席地而坐,与同学们围成一个圈,共同讨论有趣的数学问题。
 

 
图片:来自一土操场上和孩子们一起解题的华章
 
曾经他也在学校操场上巨大的国际象棋棋盘那里,拉着一些老师员工一起去探讨有关棋盘的数学问题——在这里,学习是有生命的,是有趣的,是举手投足间的。如果你也刚巧读过《weird school》(中文名神奇学校)、《窗边的小豆豆》……来到一土,你会感觉你实现了瞬间的穿越。
 

图片:来自华章兼任导师与孩子们互动  
一土的导师制,让一土高年纪的孩子在面对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小困惑时,多了一位更靠谱的“大朋友。
 
图片:来自对小土豆的采访

 
“小”让我一进校门就到了家
一土曾经出了一本书,书名就是《学校是比家大一点的地方》,曾经有个二年级的小朋友告诉我:一进校门,我就到了家。

 
图片:来自校园里开心的小土豆们
“一个从小被怀疑为社恐,出门不带嘴的妞,在转来一土一个学期,有一天和我说:妈妈我想在学校多报一些课外课,还想坐校车,这样我可以认识更多其他班的同学,我们班的B同学好像认识全校的同学,这么多的朋友,好棒哦!”一名一土的家长同时也是一土的员工开心地和我分享道。
学生积极充盈的状态,一直是一土的价值特色之一。在这里,他们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项目,可以自己组队去竞选学生会,为自己的商业项目“拉投资”,他们发明了一土货币进行市场交易,他们被允许随时和校长攀谈表达自己的诉求,他们可以自己组办一场篮球赛,用RAP来演诠释哥德巴赫猜想,用编程来演绎质数……
一土的一位二年级家长告诉我:“一土的美不容易一下子说出来,这是一个有‘内秀‘的学校,在这种‘内秀’中,每个孩子由于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而特别‘真实’,特别‘打开’。”
 
图片:来自对小土豆们的采访
 
一种鼓励孩子探索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释放最天然的状态,让学习变得魅力非常,是一土的初心。
其实一土孩子们的这种状态的背后,是举全村之力养孩子(takes a whole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这是一个“村子”的联动,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想着如何以相互超越为目的,向学生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鼓励、协调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自己去探索、批判,利用一切可以找到的资源不断学习。
 
家长也不再是“和问题打败孩子的”一群人,而摇身一变成了“与孩子一起打败问题”的同盟者,相比于喋喋不休与照本宣科,老师与家长更像是顾问、导师、教练,全面赋能一个孩子状态的打开。
“小”让家长也能成为社区里的终身学习者
 
选择一所学校,就是选择一个社区,一土的家长社区是一个典型的持续性学习的有爱社区。
 
图片:来自https://pixabay.com/
 
华章的线上读书会汇聚越来越多的家长,他们无话不谈,共读书目,家长在学习中迭代自己的视野和价值观。小月校长的家长课堂,到今年已经是第七年了,太多的家长从家长课堂中受益,看到了自身和孩子的无限可能,感受到“与孩子一同成长的魅力”。
 
一位三年级的家长说到
 
“小月校长的家长课堂,让我重新有了审视生活的视角,给了我强心剂,不管是亲子关系还是亲密关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后来我成为了小月家长课的志愿者,在一次次的课程中,我发现校长对家长的疏导在某种程度上深深地巩固了一土的教学成果,让家长和学校形成真正合力,我们一起共同使劲作用孩子的成长发展。
                                                                           
 

图片:来自一土家校活动中的大土豆们
 
Sue是一土创校团队的一员,也是一土talk的主理人和市场部总监,今年是她在一土的第七年,眼看着家长社区的日渐庞大,“我和我们班上的几位妈妈现在都变成了无话不谈的闺蜜,我们群里不仅仅聊孩子,天南海北,什么话题都很同频。”相同的教育理念给也了他们看待问题的相同视角,在这个价值观趋同的群体中,家长们很容易找到自己的知己。
小月校长曾告诉一土的探校家长“放学的时候,你很容易看到一个家长把一个班上七八孩子都接走了,因为他们父母都处成了很好的朋友。”而Sue回家的车里也经常挤满了孩子的小伙伴们,他们一路欢声,向我们毫不掩饰地展示他们幸福美满的童年。
 

 
图片:来自小月校长上家长课
 一土不止是一所学校,更是一种态度 

一土不止是一所学校,更是一种态度,一种路径,一种看待问题的方式,在那里,孩子探索、研究,找到自己的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逐渐学会与自己相处,学会成长,学会接纳自己,接纳别人,学会幸福的能力,收获扎实的学业。
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地方?
有些人说,一土是一个童年的魔法王国,充满了生命的激情,喜悦与失落,成功与失败,挑战与梦想……在这里,生活即学习。
 

图片:来自一土学校
其实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是各种因素在细微处帮助他塌缩和重建——成长的环境、与老师的亲密关系、家庭教育、遇到困难是否被帮助和被帮助的方式,这一切都在帮助他成长为现在的自己。我们尊重每个个体,并且相信每个个体都有无限的潜能。而我们更认为,潜力是需要发掘的,而不是对孩子的潜质进行排名。
一所好的学校,是能帮助孩子做好迎接人生准备的地方,如一诺所说:“未来不是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实实在在的每一个当下。”

–  END  –

↙点赞、转发、在看 | 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