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孩子们,一起建了一个“博物馆”……

2020 年 6 月 10 日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602篇文章
一土教育 | 内心充盈 乐天行动
构建可复制的成全式教育生态

题图:一土三年级“蜻·柳数字博物馆”首页
作者:冯澍,一土三年级“大土豆”

写在前面: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中国著名文学家冯骥才说:“一个国家或城市怎么对待博物馆,体现它的现代文明程度。”博物馆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博物馆让我们了解历史,并借助历史更好地改造生活。

在博物馆日陪着孩子去逛一次博物馆应该是最有纪念意义的事儿了吧。不过疫情当下,许多博物馆在过去几个月几乎都处于封闭的状态,那怎么办?
这不,为了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领略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三年级“小土豆”们在过去两个多月,结合学校“传统文化月”主题进行线上课程的“中国传统文化“跨学科项目,为所有的小朋友和大朋友们精心策划和准备了一个内容主题丰富、时间跨度长、讲解维度多元的“数字博物馆”。随着今天文章的发布,该数字博物馆也正式上线了。欢迎大家登陆“一土三年数字博物馆“,和孩子一起,透过互联网和孩子们生动的文字和深入的研究,领略中国的大好河山、精制而宏伟的建筑、以及伟大的发明,过一个特别的博物馆日吧。

请复制以下网址,在电脑端打开。

http://6ce1382f72d94ee1a5ecc2a57bd5f268.eqxiuzhan.com/

温馨提示:由于技术原因,本网址目前只能支持电脑端访问。

 
 
网络学习,挑战的是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内驱力,是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老师的设计能力,是学校的系统管理能力。没有良好的关系,没有明确的挑战性任务,没有教师以终为始的逆向设计思维,没有学生真实的协同学习与思考,没有有效的评估,那只能是低效或无意义的。
——一土小学部校长 小月
 
“教育即生活”,一土学校从2月初开始课程的准备期、3月调整期、4月至今学科教学期,每个阶段的内容都与生活有着深度连接。线上学习到今天,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这100多天的时间,从最初的磨合,到孩子与老师之间借助ZOOM会议平台无缝的连接,再到如今的主动探索,“小神兽”们已经彻底适应了网络学习,不仅如此,这群10后们,正在充分发挥他们“互连网原住民”的优势,在网络学习的场域中,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这不,在上周四的三年级数字博物馆线上发布会上,面对所有的家长、小月校长及教研负责人、甚至特别邀请的校外教育家观察员,“小土豆”们清晰而创意的流程设计、富有创造力的讲述、严谨的时间安排和管理、 积极有效的互动设计hold住全场,“惊艳”四座。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视频:数字博物馆发布会
 
与其说这是一次发布会,它更像是孩子们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对两个月的“传统文化”跨学科项目制学习过程的细致的回顾和梳理,这里有他们眼里对博物馆的理解,对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感知与理解,对不同学习内容和主题的探求,更有他们的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合作交流、迭代反思,最终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的学习我做

从2月底到4月中,一土三年级的“小土豆”们和老师一起,开展了为期近两个月的传统文化主题的跨学科项目制学习,从“文物”这一角度入手,体会物质文明背后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期待在这个项目中,孩子们不仅仅能够体会并理解文物作为人类记录和表达自身文化的一种方式,通过研究文物可以传承古人的智慧以及对人类未来发展起到借鉴作用,更重要的是,以此作为起点,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的传播者与传承者。
大的Why有了,就是How了?怎么做呢?
在一土,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积极主动学习者。充分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赋能每一个孩子去成为学习的主人,一直是老师在设计课程、落地执行和进行教学评价的核心出发点。
既然是项目制学习,就离不开最终的项目产出,如何让孩子们有内驱力去完成这个项目,同时还让其具有真实的意义,三年级主科老师们以终为始,进行了激烈的头脑风暴,脑洞可谓是越开越大!

既然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是希望从传统建筑、艺术、科技三个方面,带着孩子们分类搜集、整理传统文物,并学习相关的历史、文学、数学知识,那何不带着孩子们,围绕他们各自选择的文物,来“共创”一个三年级数字博物馆?让孩子从一个旁观欣赏和学习者逐步转换为文物故事和文化历史的讲述者。让打开网站的每一个人,都能体会文物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记忆,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孩子视角下的文化探索

与线下的学习相比,孩子们在线上一起学习的时间要缩短了不少,但老师们实际上是“留白”了大量的时间,引导孩子们在线下实现充分的自我探索与自我管理。
回溯整个课程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无处不在。
“虽然这个项目制学习的课程内容及产出(数字博物馆)是由老师主导设计的,但整个过程,其实是在和孩子一起,站在孩子视角,去试图回答三个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什么?老师们给予了我们什么?如何成为更好的我自己?” 一土三年级数学老师赵老师如是说。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的角色已经从传统的“授业解惑”,转变为“引导者“、”支持者“和”教练”。孩子作为学习的主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项目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孩子们和老师脑暴文物备选单,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他们即将进行深入探索的文物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链接真实场景,根据孩子们去过的博物馆,来设计自己的数字博物馆导览图和文字说明

孩子们的文物讲解图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和小伙伴一起结成学习共同体,共同探索和学习
接下来,同学们要做项目展示规划设计和内容填充。通过与伙伴们一起讨论,观摩其他同学的设计和样例,大家分组合作或独自承担了各自文物馆的内容资料的准备工作。学习共同体就这样悄然发生了。
项目结项前的最后两周,一场“网页制作”的风潮在三年级学生群悄然兴起,孩子们的微信上“惊现”各种网页制作“互助小组”,还无师自通地开起Zoom电话会议,共同探索平台使用。而在线上课堂的课间时间,孩子们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成好几个小组,由小老师带领大家进行网页制作的线上讲授,帮扶计划开展的轰轰烈烈。

老师在一土家校沟通平台“晨犀”上,写给家长和孩子们的话。
(点击图片可放大)
 
在热热闹闹的互助学习中,孩子们自己搭建的网站陆续出炉,所有的功能、内容与呈现都是自我探索的结果,老师们所做的,就是给出一个“观众”的反馈和迭代建议,或者提供一些相关的知识与资源。这两个月在语文课、数学课学到的知识,也因为这个网页实现了各种连接。

孩子们为创建网站搜集链接
 

“我很努力做这个网站,请好好观看,谢谢!”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自己查询网页上的信息了解更多文物的信息,并提交“电子博物馆资料包”

  回顾整个项目学习过程,完成项目学习脑图并完成一个项目视频

讲真,作为三年级“大土豆”,真觉得这个作业好难… 思维导图+iMovie+具有逻辑性的编辑思路+视频的剪辑与梳理,但好像完全难不倒孩子们!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独立策划和执行数字博物馆上线发布会,真实再现项目学习全过程

 

网站终于快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展示阶段了。孩子们和老师共同决定,作为项目成果展示(SLC)的一部分,将在线上举办一个小小的网站发布会,同时,正式上线“数字博物馆”网站。
从流程设计、邀请函制作、到内容准备、各个部分PPT的撰写,到最后发布会的现场执行,孩子们又一次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发布会现场,老师们除了做一些串场支持外,大部分时间都退居幕后,各部分的屏幕分享、主持、发言都由孩子们独立完成,每一个孩子都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收获。
看看孩子们自主设计的发布会流程,1个小时的发布会,被孩子们安排的井井有条。在这场项目的“庆祝收官”活动中,每个板块都有串场主持人,每个人都有发言的内容,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并为之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小柳班“的发布会流程
 

“蜻蜓班“的发布会流程
 
 
1
我们是如何学习的?
我们是如何进行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如何充当学习的小主人;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2
我们的博物馆
介绍建立线上博物馆的初衷、过程以及博物馆网页各个部分;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3
我们的收获
除了有孩子们在语文学习、数学学习上的收获,还有各种“意外收获”呢!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4
秀站制作教学
现场网站制作工作坊,教家长、老师们如何制作秀站;
在分组工作坊里,孩子们分工协作,有主讲老师、有助教、还有学生(都是我们这些家长与老师,和外部嘉宾们),孩子们还为工作坊的“学员”们设计了学习目标,小老师带“大白”,老师很尽责,学员很努力,合作棒棒的!
5
文物知识竞赛
围绕我们的文物探索,孩子们给爸爸妈妈老师们出题,现场在Zoom的聊天页面上答题。问答题、开放题,一一俱全。有一些问题简直是现场难倒了大人们,看来,真的需要和孩子一起,回去“补课”了!  

卓有成效的知识学习与迁移能力的构建

项目制学习是在一个真实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打通学科间的边界。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通过沟通协作,完成与项目相关的知识与能力的构建,并迁移习得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过程。
回到“数字博物馆”的这个项目,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文物是记录和表达人类历史的一种方式,通过文物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的发展规律“,三年级老师们基于UbD课程设计(Understanding by design,基于理解的课程设计)理念,共同确认预期的学习结果,从而以终为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围绕“知识与能力建构”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这些“知识与能力建构“包括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了解文物所在区域及文化背景、运用合适方法介绍文物、了解文物年代背景、会用合适的年代词描述等等。而“数字博物馆”作为老师们选用的表现性任务,也是这个项目中最重要的评估方式,通过前置任务,老师们得以在真实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落实教学目标。
基于UbD的“传统文化课程”设计
 
在这次项目学习中,语文学科基本遵循“精读课文,梳理写作方法——课后泛读,对比、巩固写作方法——片段仿写/说,练习“写作”方法——项目写作,运用写作方法“这样的模式,除了将字词积累和内容理解融入其中外,我们还努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回顾我们的项目任务和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细小的、具体的学习任务的意义,提高学习积极性及内驱力。而对三篇精读课文——《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纸的发明》的文本分析,孩子们得以学习了“列数字”、“摹状貌”、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描写手段、以及科技说明文的写作手法等,这些都直接助力孩子们采用合适的结构,围绕中心思路有重点有细节地来介绍自己选择的文物。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而数学老师则是从历史年代划分,中国行政区域划分以及各文物所在区域方位和所属区面积等方面入手,有序在这个项目的学习中,带入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其说是在项目里学习数学,不如说数学无处不在,数学是探索世界、表达世界的一种抽象工具,我们可以在学习文物的年代时,用公元纪年法表达,也可以用中国古老的干支纪年法表达。不论哪种纪年方式,都像是一把尺子,用刻度线将历史进行了时间的划分;我们在学习文物的所在区域时,通过了解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运用方位词确切的描述文物的所在位置,体验古人辨识方位的智慧……蕴藏在古人智慧里的数学很神秘、很深奥,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疑惑,又在共同学习当中相互解惑、相互启发,带着疑问不断的探索,我看到有的人学会用线段图来表达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交替循环;我看到有的人学会了天干与地支是如何搭配的;我看到有的人会用朝代歌记忆中华文明的历朝历代,甚至有的人会像历史学家那样侃侃而谈朝代的兴衰;我看到有的人探索出自己出生那一年是干支纪年法的哪一年,还总结出了一套算法……这样的自学与互学在不断的生发,我们就在不断的产生疑惑、探索解惑的过程中慢慢习得,这就是项目制里学习数学的神奇所在!” 数学老师这样记录自己在这个项目学习中的过程与观察。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亲密的家校沟通与统一战线

好的教学体验,离不开充满信任和密切合作的家校关系。
事实上,在决定最终网页的搭建由谁主导的时候,老师们突然不确定了,毕竟构建网站是一件相对复杂的工程,对成人来说,也是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三年级的孩子们能驾驭的了么?是否还是应该继续放权?以及,做网站会不会又无形中延长了孩子们是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从家长的角度是不是能得到充分的理解?
在一土,我们相信家长就是孩子终身学习的同行者,是否决定给孩子“挖坑”,也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于是,老师们特别邀请了小月校长及三年级的家长代表们,参与了一次Zoom会议的讨论。
“我们本来的想法是,为了尽量减少孩子在电脑前的用眼时间,本着内容由学生主导的原则,希望获得家长的支持,与我们教研团队一起,基于孩子们提交的素材包和探究结果,来帮助完成网站的搭建。但开完会,却再一次被家长们赋能了”,一位三年级主班老师韦老师在家长沟通会后说。
一土的“佛系”家长们一致认为,既然这是孩子们学习的一部分,还是应该充分相信他们,放手让他们去做。“我们不追求完美,哪怕粗糙一点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这孩子们自己的呈现,而不是大人们希望他们呈现出的样子,”一位妈妈在会上说道。
会议的结果可想而知,除了告诉孩子们需要利用的网站搭建平台的名字之外,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了。而最终,孩子们在网站线上发布会中的绽放让我们,教育最重要的,是相信。
 

写在后面:

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这个“数字博物馆项目”,那应该是“成长”,有孩子的成长、每一个孩子都在这个过程中尽自己所能去主动探究和学习,学会面对海量的信息不断搜集、筛选、归纳、内化,学会与小伙伴更密切的沟通与协作,学会从伙伴与老师的反馈中不断完善自己,学会总结收获,成为更好的自己;有老师的成长,在探索网络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内容和方式的革新,与孩子一路同行;也有家长的成长,跟随这个项目,学会放手,更多看见孩子、相信孩子。随着今天文章的发布,三年级数字博物馆的网页也正式上线了。就如学习将注定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这个数字博物馆也必将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项目。就如三年级的许老师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真切感受到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我们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作为老师,我们也非常享受这个过程。也许过程中还会有各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那是孩子们最真实的状态,正因为有一些“裂缝”,我们才会见到孩子成长朝向的光。

欢迎大家在网站的留言板上留下您的足迹,用大大的“热反馈”和“积极友好有帮助”的建议,不断助力孩子们的成长。

最后,如果说我们作为成人对这个博物馆项目有什么期待的话,我想,那应该是希望通过这个过程,能从此在小学生群体中埋下“博物馆情结“的种子,但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懂得,改变世界其实并不是那么”遥远“的事情,实际上,改变世界从一件“小事“开始,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 END –
 
报名信息

一土学校(北京安贞校区)2020年秋季K班(5-6周岁,2014年9月1日-2015年8月31日出生)招生仍在进行中,二年级和五年级有少量插班名额,欢迎有意向的家长登录一土教育官网提交报名信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直达报名页面。

由于学位有限,我们将根据申请家庭递交申请表并完成缴纳申请费的先后顺序进行后续环节。如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各位家长拨打招生电话或添加一土招生小助手微信进行咨询。

北京安贞校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西里4区17栋 电话:18510465338(周一至周五 9:00-17:00)微信同号 邮箱:admission_az@etuschool.org 网站:www.etuschool.org

【推荐阅读】

是时候颠覆下网课的温度与高度了

 

父母不曾预料的能干与自信,从何而来?

 

给未来的孩子,我为什么这样设计一土美术课?

 
登陆报名页面,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