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李松蔚:如果不“鸡娃”,家长也可以做很多事情帮助孩子……

2020 年 11 月 20 日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701篇文章
一土教育 | 内心充盈 乐天行动

构建可复制的成全式教育生态

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

  

现在的很多父母,仍然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下,“鸡娃”这个词又被大家广泛讨论。“鸡娃”即“给娃打鸡血”,指家长调动一切资源,力求使得孩子成为考学竞争的佼佼者。
 
上很好的小学,才能大概率上好的高中,上一个好的高中,就能大概率上一个好的大学……“鸡娃”的战线环环相扣。包括新闻报道的PET考试,以及各种特长班、兴趣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都集中在学业成绩和多才多艺上。
 
今天的文章,来自一诺和李松蔚的对话,主要讲了两位老师对“鸡娃”的看法;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以及家长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的成长。
 
 
关于“鸡娃”
 
@一诺:鸡娃是家长在面对不确定和恐惧时候的一种应激反应
我们大家作为父母,对教育都很关注,也很容易焦虑。因为教育实际上是关于未来,未来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不确定,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而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我们的应激反应就是希望能抓住一个确定的东西。
 
为什么大家都很相信一些所谓的路径,比如各种广告,说给我五十万,让你孩子上哈佛之类的。就感觉花钱可以买一个比较确定的东西,但实际上这个确定都是虚幻的。哪怕是说花了这五十万,就能上哈佛吗?就算真的能上,你会认为这就是你确定的未来吗?而且,进了哈佛就算是成功的吗?
 
其实有很多东西,你问自己几个问题就会明白。但因为我们面对不确定时候的紧张经常会让自己忘掉这些。
 
 “鸡娃”也是一样的,我觉得所谓的“鸡娃”,最终其实不是为了孩子好,表面上看是为了孩子,实际上都是家长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面对自己内心恐惧时候的一种应激反应。
我们认为这种所谓的给孩子“打鸡血”,是一种确定性。我如果让孩子能够数学好,语文好,全面发展等等,那就等同于一个有前途的未来。我们在心理上画了这样一个等同的作用。
 
但实际上是这样的吗?不一定。但我们以为有这样一种确定性,所以我们去做这种投入,认为可以得来这样的一种未来。
但实际上,面对不确定性,最好的办法是去面对这个恐惧,去想我为什么会有恐惧。很多时候可能是认为自己不够好,未来这里面别人都比我强,所以我要多花功夫去做,或者我的孩子不够好……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如果再往下深究,是源自于对自己的不接纳。觉得自己是不够的,所以要去做这些事情,才能够。我的孩子也是不够的,我要去做这些事情,孩子才能够。这都是面对恐惧时候的一种应激反应。
 
有的时候,花钱在孩子身上,就像一种天然的道德正义感。我们认为爱这件事就是对的,因为我是为孩子,我是为教育,我是为了未来。但实际上都是我们自己跟自己内心的恐惧在谈判,而在谈判的过程中,你经常是失败的一方,作为一种妥协,你就用了这个“鸡娃”的方式而已。
 
 @李松蔚分清自己的和孩子的愿望,不要把“鸡娃”变成一种负担
 
我做家庭咨询,心理学里有一个理论,在家庭里,有一个词叫做派遣,是说每一代人都是在把一些自己的愿望,自己没有实现、没有完成的一些事情,交给他的下一代去完成。
 
在现在的整个社会大背景下,我们好像都对教育很焦虑,然后愿意投入很多,其实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们想去派遣我们的下一代去完成很多我们这一代没有完成的事情。
 
做心理咨询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不去做评判,说这个方法它是对的还是错的,是好的还是坏的。既然有这样的一个愿望,你也愿意让孩子替你去实现,你有条件也有能力去付出,那当然是可以的。
 
但是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东西到底是不是真的能够起到效果或者是不是真的如我们所愿?
 
关于“鸡娃”这个现象,我看到我身边有两类的家长。
 
有一类家长就属于“鸡娃”道路上的成功者。不管他付出了多少、投入了多少,自己还是有一点欣慰的。因为他的孩子在这一点上面,能够看到起码在当下的回报——孩子可以一路全面发展,在学科知识或者各方面的能力上,确实能表现的很好。
 
但是我也接触了比较多的另一类。这类家长很痛苦的一点是,他说我付出了那么多、投入了那么多,但我的孩子不领情。我愿意把所有的资源投入给他,不管是钱还是时间。而且可能妈妈也不上班了,把所有的心血都付出在陪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课外班、辅导班上。但其实到了某个程度后,反而会适得其反。
 
谈到这个“鸡娃”现象,我觉得要给家长一个提醒,就是要把这两件事情分开。
 
一个事情就是,我们的愿望是什么?作为成年人,我们希望派孩子去实现的那个任务是什么,这是一件事。另外一件事是,孩子的愿望是什么?因为他不一定接受我们的那个派遣,他很有可能会有自己想要去找的人生道路。
 
如果孩子不接受我们的派遣,我们把我们的愿望施加给他的时候,最后可能制造的就是家庭的矛盾、压力,甚至可能会有非常严重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鸡娃”对一个家庭来说,就可能会变成一种负担。
 
童年期,最需要培养孩子的什么能力?
好的学习成绩、名校、外在的好资源等等,不一定会成为孩子能够更好成长、未来幸福的关键因素。从心理咨询的实践中会发现,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关系模式却会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孩子也会成为未来的成年人,那在孩子的童年期,我们需要培养他什么样的能力或者说状态?对此,一诺和松蔚老师也用不同的说法,给出了殊途同归的回答。
 
@一诺:最核心的是自洽状态下的自我驱动
 
我想人生最终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价值感,人的幸福是来自于自我认知层面的自洽,就是你对自己价值的定义和你的外在的一致性,这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
 
我们肯定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尽可能自然地达到这样的状态,就是至少在我们的整个培养环境中,外界对它的需求和他内在的自主性和价值认同是一致的,这可能是我觉得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而且真正意义上的学霸,或者拥有持续学霸能力的人,其实都肯定有自己的目的,不管这个目的是来自于什么,肯定是他自己的,不是别人强加给他的。
 
就算是考上了清华、北大,又怎么样呢?不是说进了一个名校的门槛就简单粗暴的等于一个成功的人生,有的时候可能离成功非常远,不仅不成功,可能连基本的完整都做不到。
 
自洽状态下的自我驱动是最核心的。显性表现出来的可能是学习好,但实际上学习成绩这件事情是他全面发展中很少的一部分。你有没有创造力,有没有同理心,有没有勇气。成功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也有很深层次的原因。
 
当他自己对自己的价值很清晰,不认为我的价值是被单一定义的,我学习不好,或者是我不被某一类的认可,我这个人就没有价值。这种内心的强大或者说这个自信的底层,需要自我认知层面的自我接纳。
 
这个层次是最重要的,就像一个内核。有了这个内核,就像一个植物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在教育中,我们都希望孩子最后是绿叶、繁花,而作为一个种植人,你该做好的事情,是要把土壤搞好。在学校里,就是要把教室搞好、教学搞好,条件弄好后,种子自然就会发芽。
 
好多时候,我们是一定要看到这样的花和这样的叶,所以我们做的很多事情,就像做插花一样,去剪一下,去把很多东西插在里面,看到这个结果了,就很高兴。但实际上,这个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它是无本之木,插在水里,等到干了,就没有了。
 
这跟我们的很多作为非常像,我们去做这些,哪怕这个花是塑料的也可以,只要看上去是我想要的样子,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做这种工作。但是却忘记了他的成长,实际上是你要相信这个种子,如果你对他是呵护的是接纳的,他完全有能力去绽放。
 
@李松蔚:自发自愿的学习欲望和动力才是最宝贵的
如何去看待一个人的成功或者说如何看待一个很好的人生取决于什么呢?我觉得是一种认知。
 
有一种认知,在我们上一代人身上更明显。他们认为把你放在了一个特别好的地方,比如说去了一个特别好的大学,或者是说把你分到了一个所谓特别好的单位,有个特别好的岗位,就成功了,只要你在那个地方待着就可以了。
 

图片来自网络
但却不是那么看重你这个人有什么能力,或者你有什么发展,更看重你拿到了什么文凭,或者最后有一个什么样的外在呈现?这是非常单一的评判。
 
如果你觉得一个北大文凭,能带你去到一个很好的工作,或者拿到一份很好的起薪的话,其实是一个非常表面或者非常狭窄的一个状态。我们现在也并不认为一个人一生就只能待在一个地方,或者他一开始起步的那个状态就决定了他这一生走的距离,完全不是这样。
 
所以我觉得就是刚才一诺老师讲的,他是一个内驱的人,是一个有内驱力的学习者,这个的重要性被很多人低估了。
 
我们老觉得要把孩子送到最好的高中、最好的大学,去接受最好的教育。但这个最好的教育,如果只是课堂的知识,一定是越来越便宜的,因为获取知识的门槛会越来越低。比如如今在家里面,只要有一部手机、一个电脑,就可以听到最好的课,接触到最好的老师。
 
但问题是,作为一个学习者,你是不是真的想去学习,是不是真的能够投入,是不是会认为这个事情对我来说有意义,是不是真的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你的行动力,保持一种求知的欲望。这是我觉得现在所有的家长都需要在头脑里面去考虑的。
 
如果在你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就是你把所有的、世界上的知识都塞给你的孩子,给他充分多的资源,让他形成这样一种习惯——一切都等着别人喂给我。另外一个选择是让这个孩子自己有好奇心、有愿望,愿意向这个世界发问,但可能一时没有得到回应。你会选择哪一个?
 
如果让我来选的话,毫无疑问的要选第二种,因为第二种状态一定是在未来社会中更有希望、更有发展的状态。
 
大环境不尽如人意,家长可以做什么?
 
在这样的现实大环境中,作为一个家长,需要什么样的过程才会认同这样的观点——相信孩子有他自己的生命规律,并且愿意放手让他去成长。
 
而认同这样观点的家长,在平时的育儿过程中,可以做些什么去帮助孩子的成长呢?
 
@一诺:难的是如何拥有暂停的能力
 
我们说的这些东西,其实亘古以来就在讲。孔子讲的是这些东西,苏格拉底讲的也是这些东西。如果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家长,思考自己的人生也好,看自己周围的人也好,看这些名人也好,都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但是可能大部分家长面对的是,觉得这个东西好,但是又想马上看到结果。道理我也懂,人物传记我也看了,我也同意,但是我的孩子不行,我做不到。我觉得最大的鸿沟是在这儿。
 
为什么有这样的一个鸿沟?讲大了是我们这些教育理论,讲小了就是我们面对自己的时候,面对未来时候的恐惧。一方面我也知道是有想法的人创造世界,但另外一方面又会觉得我不是这样的人,我们会生活在自己的这种矛盾里。
 
如果你认为你不是这样的人,你的孩子不是这样的人,那可能你就真不是这样的人。自己就把这个门给关掉了。
 

 by Masaaki Komori on Unsplash
 
而且“鸡娃”这件事情,其实不会让你觉得非常平静、坦然、宁静,也不会觉得很幸福,往往是在焦虑不堪的状态。一方面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大部分人都是受害者。但另外一方面呢,你又是一个施害者,你可能也对周围的家长说,你看谁怎样怎样,你又变成了别人的压力,经常是这种恶性循环。
 
一方面大家都在抱怨,另一方面你的作为跟你的抱怨又是完全一致的,经常处在这样一种状态里。如果说的直白一点,我觉得是一种梦游的状态,就是不清醒,每天在惯性地做事情。
 
每个孩子都是有无限潜力的,大家可能在心理上有这种概念。但是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又有很多外在的评判,告诉你什么是对的、错的,什么是好的、不好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无意识中接收到这些东西。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在我们没有自己真正的思考和判断力的时候,也接收了大量外在的评判和标准。
 
等你开始质疑那些标准,就是醒了,醒了之后你就不再用类似的标准去给下一代讲这些话,但是我们很多人会把自己当时的这些经历一成不变地复制到孩子身上。自己当时在这个过程中,就不幸福,你在复制的过程中又把这种不幸加害于下一代。我觉得基本上就是这样一种循环。
 
其实真正能看到这个循环并不难,可能最难的是如何能够有这个暂停的能力。意识到我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我可以做不同的事情。
 
就算你的目的是为了鸡娃,让孩子成绩好,就算我们为了达到这个简单的目的,不谈自我认知、创造力这些好像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孩子也会是在有自驱状态的时候,成绩才会是最好的,这个时候他也是最爱学习、最能学习的。
 
何况这只是他人生幸福的一个侧面而已,他有很多很多其他的方面,核心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跨越从脑子上知道到你心里面知道的鸿沟。
 @李松蔚:家长也是可以做很多事情去帮助孩子的
 
 放手不代表什么都不做
 
当说到“家长不敢放手”时,我同意这句话。但同时我想补充一点,就是说我们要去培养孩子,把他培养成一个自驱的人,或者说有自主性的人,不是说我们放手就完事了。
 
家长什么都不管、什么事情都不做,然后这个孩子,他自然就会长得很好,是不太可能的,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情。
 
教育是一个细活,除了要特别勇敢,要去尝试做一些认为正确的事情之外,也需要有很多的投入,需要很用心。
 
一个孩子,他从刚刚开始对这个世界发生好奇,到他试图去探索、去解决一些问题,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他也会有各种各样应对困难的方式,虽然这些方式可能并不一定真的有效果。这个过程,真的需要家长特别耐心,也特别愿意陪着孩子,去理解他的经历,然后帮助他更好地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并不是只要把孩子随便一扔,自然就会发展出来,其实也需要有很好的老师和家长去培养。
 
我自己做心理咨询,会觉得其实育儿的很多技术跟心理咨询师的很像。就是本质上我们不会去替来访者做决定,不会替来访者成长,然后也不会去给来访者指出他必须要去学习、必须要去做的事情。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在这个里面什么都不做。
 
我们会问很多问题,会给他很多情感支持。我们会给他一个空间,让他去做自我探索,然后在这个探索的过程里面,遇到困难也好,遇到问题、遇到挫败也好,我们会引导他去看到更多的资源去发展更多的可能。
 
这些事情,是能平移到家庭当中、平移到跟孩子的关系里的。所以,家长也可以做很多事情去帮助孩子。
 
第一个就是帮助他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第二个就是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阻力,然后去探索属于他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避免给孩子贴标签
 
特别要避免的就是给孩子贴标签。
 
比如说孩子写作业写得很慢,这个时候,我们往往很容易就给他一些标签,说你为什么不爱学习?为什么这么拖拉?为什么这么没有效率?但是,我们给他贴一个标签后,就限制了他关于自己的认识或者一种更正面、更成长的探索。
 

  by Joshua Hoehne  on Unsplash
首先你要注意到这个时候不给他贴标签,同时还要去问他——刚才这段过程发生了什么?这个作业里的哪个部分让你感觉到有困难?这个困难来自哪里?以及你现在用了一些什么样的方法去应对这个困难?家长有时候需要做一些这样的事情来帮助孩子更好地去认识自己。
 
看到别的孩子学习很好,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说他不爱学习。我们觉得他不擅长学习,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好奇心,都想要去学些东西,我们需要去看他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学,或者他可能对什么内容更感兴趣。
 
也许这个孩子,他只是不善于用语言的方式学习,他可能更喜欢用形象的图形的方式去学习;有可能这个孩子对抽象的逻辑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对那些具象的问题不感兴趣。有时候,我们需要通过我们的眼睛去发掘孩子的特点。
 
我们说你不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你是一个在某些方面有特别才能,或者是特别天赋的孩子;当这个孩子遇到错误,考试考到五十分,我们不要说你是一个不及格的孩子、是一个错了五十道题的孩子,要说你好像通过这样的一个考试,发现了自己在五十的知识点,上边还有提高的空间,你能通过这个过程获得成长。
 
我们每一次帮助孩子去觉察到他自己的能力、他自己的成长,那么这个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具备内心的驱力,就会对自己的成长有更好的认识。而不是说给自己贴一个标签,就认为,反正我也不擅长,反正我父母有意见,也已经给我定性了,我就这样了。
 
如果只能很痛苦地去让自己维持一个还不错的学业成绩,但其实他根本就不喜欢自己,只是被要求在这个地方做这样的一些事情,那父母就应该停下来,换一种也许更需要努力、但是会有更好效果的策略,来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  END  –

 

推荐阅读

一诺:总有一些事情,是我们现在就可以着手去做的……

 
 

一诺:为人父母,如果只需要做好一条……

 
 

李松蔚:我为什么放弃了北京一流的公立小学?

 
 

▫ 偶尔留言,哪怕跟我们say个hi~

▫ 时不时点一下”在看“和”“,或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 给一土教育公众号”标星

这样我们就不会走散了

↙点赞、在看 | 分享给需要的朋友